基本理论
1.现代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基础
1.1 职业生活是人生重要活动
职业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美国著名职业学家萨斯认为,职业是人们为了获得经常性的稳定的收入而从事的连续性的具有市场价值的活动,并由此决定了从事该项活动的人的社会地位。日本就业问题专家保谷元朗也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贡献而连续从事的活动。我们认为,职业是个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劳动类别,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有利于自身发展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活动,体现出劳动者不同的社会身份与角色。这种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它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生活素质和专业技能,同时人们通过职业来获得报酬,以维持个人和家庭成员的需要,并由此满足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因此职业是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最一般的表征。
人的一生与职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生活不管从时间跨度上,还是活动内涵上都是人生活的主体,在人的生命中占据核心位置。一个人总希望工作顺利、事业发展、生活幸福,但能否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实现自身价值,奉献社会,往往决定于关键的几步。从某些意义上说职业选择就是选择将来、选择人生。
由此可见,职业活动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心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就人的一生而言,从事职业的时间是创业、立业,体现价值,奉献社会的“最宝贵时期”,其效果如何,关键又取决于前期的准备。因此,要使自己一生的职业活动过得辉煌,职业的准备、选择、实践是关键。
1.2 大学生择业意识的发展
择业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关键一步。择业意识影响到大学生择业行为的选择,它是社会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择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影响过程。不仅反映其本人思想观念,而且也折射出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大学生择业意识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儿童时代的择业向往阶段。
这是大学生孩提时代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通过对成人在社会职业中的表现的观察,而形成的最初的职业倾向。“长大要当科学家”等在小学作文中经常出现的命题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并时常反映在游戏中,由于这些择业意识形成经常受成人或读物的影响,往往带有一种直观体验和幻想的性质,较肤浅笼统,具有易变性。
第二,少年时代的择业意识探索阶段。
这时,他们的择业倾向已不是单纯的心理感受的情绪体验。而是开始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的社会地位等。特别是接近初、高中毕业时,这种择业意识开始从幻想走向现实。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刚开始构建,所以这个阶段的职业选择意识还不成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往往目标多变,容易盲目、冲动,缺乏稳定性、深刻性和全面性。
第三,大学时代的择业意识抉择阶段。
进入大学后职业意识逐步增强。自我意识的发展的世界观形成,以及对社会的参与了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职业目标具体化,对毕业后从事职业进行有方向性的选择,他们开始把职业和日常学习、将来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时的择业便有了现实的色彩,并为大学生最终的就业打下基础。
第四,大学生择业意识的成熟阶段。
大学生职业选择意识还受到社会各因素影响,随着心理成熟,社会实践的深入,大学生对社会需求和自身特点有了直接而深刻的了解,择业意识日趋成熟。虽然在日新月异的社会,职业的变化必然导致从事某种职业的要求也随之调整,以致于有些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暂时不能实现,对自己的职业理想适度调整,但此时调整,大学生是以自身与社会的双重状况作为依据,更趋理智,择业意识更成熟。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择业
1.3.1 择业方式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
“双向选择”的择业方式吸引着富于进取精神,渴望成功的大学生去把握机会,奋力开拓新的生活轨道。但新的择业方式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大学生在诱惑与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不免感到困惑与不安,在择业中产生种种心理矛盾和冲突。
第一,职业理想和现实需求的冲突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想象力丰富又富于幻想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常有着梦幻般的美丽构想。职业在大学生那里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实现理想、完善自我、实现鸿大志向的场所。但社会是复杂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光凭个人的意志,美好的理想是不够的,这又常常迫使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大学生面对现实,调整自己的目标。
第二,自由选择和选择依赖的冲突
行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总认为自己已长大成人,独立意识十分强烈,渴望摆脱他人的束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由于大学生社会生活阅历浅,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判断、评价、筛选能力不高,尤其当自身还未真正投入社会接受考验时,对自身的条件,真正的需求并非一目了然。服务社会、完善自身的期望与经济利益的诱惑,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取舍、调整,自己很难决断,又不得不依赖长辈、他人的指点,有时产生从众心理,受社会行为影响。
第三,择业竞争和传统观念的冲突
职业的双向选择实际上就是择业竞争。择业竞争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显示你的实力,适当地表露自己,以达到“自我推销”的目的。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特别是儒家文化“圣人”“礼让”观念的影响,加上大学生对自身估计不足,面对职业竞争或不争先或信心不足。一些“老实的”学生面对竞争常无所适从,不能自我宣传,更不敢毛遂自荐。把“吹嘘”和展示、“木讷”与谦虚混为一谈。择业竞争和传统观念的冲突使有些大学生在观念上形成两难选择,影响到择业行为选择、技能的运用,给丈学生带来心理苦恼。
第四,社会理智和个体情绪之间的冲突
职业的双向选择是企业和个人的相互选择。企业是完全社会化的,其委托人此时也是人格化的企业,他们按照自身的需求标准衡量和取舍对象,不受对象的制约,所以选择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较理智的社会化行为。职业选择,尤其是第一次职业选择,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大学生情感体验丰富,情绪波动的心理特征,使大学生在职业目标确定时带有一定的情绪化成分,对择业技巧使用显得心中无“谱”。对用人单位标准的误解、对聘用者心理不了解,又使他们往往将自己看成是“审查”对象,消极情绪成为影响择业成功的危险因素。
1.3.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择业行为
第一,“双向选择”找市场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人应有的独立自主的权利。人才市场正在形成;人才快车已经启动,是择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把握命运,证明自身价值的开始,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
第二,立足市场靠竞争
竞争是当今的时代意识,必须把自己置于时代潮流中。立足市场靠竞争,竞争是每个人在择业中最重要的心理准备。
立足市场靠竞争,首先是强化求职竞争意识。社会发展,尤其在现代化的城市,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同的专业在求职中的境遇有明显差异,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事实证明,当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发生变化时,大学生还不能摆脱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将对大学生择业造成困难。其次必须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意识是行为的前提,但意识不等同于行为,敢想敢为是成就事业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主动出击是竞争行为的关键。脚踏实地,善于竞争则是竞争成功的保证。
机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仅靠等待是虚幻的。机遇需要我们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顽强的意识去开创。人生道路往往崎岖坎坷,只要有不屈不挠的品格,厄运就会让路,机遇就会来临。与其祈祷上苍,不如直面人生,勇于竞争,在竞争中求机遇。
第三,竞争制胜靠实力
竞争要凭实力,这是一切竞争领域通行的原则,就业竞争也是如此。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实现理想的择业目标,没有真正的实力是行不通的。实力是人立身发展之本,也是展示人生价值、奉献社会的基础。
新的时代对知识有新的要求,社会需求决定了人才的取舍方向。一个人是否有实力,这种实力是否有竞争力,领导、老师、学生、父母都不是权威,权威的评价是发展中的社会需求。上大学固然要学专业,然而社会在发展,用人单位的人才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迫切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学生要在竞争中略胜一筹,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本专业以外其他各方面知识。这些都是增强竞争实力的重要方面。
“实力是完整的”。实力不是知识能力或品质单个指标的表现,而是各项指标在一个人身上的综合反映。实力增强是全方面的,它是知、能、品质三者的统一。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品质是灵魂。
“实力要靠自己表现和积累”。实力不是抽象的,实力是具体的、可观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必须有学以致用的长远观念,只有平时就积极有效地做好准备,才能避免临渴掘井,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愈佳,专项技能本领愈强,知识复合能力越好,在职业竞争中就越有优势,实现个人择业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
2.成功择业的动力与灵魂
2.1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择业问题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占居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的择业倾向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改变,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特点。
2.1.1多元价值取向
在社会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个体由于家庭环境、教育氛围,以及个人价值观的不同,在择业时大致有以下几种倾向:
第一,奉献社会
根据社会的需求作出自己的选择,是一些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的择业取向。这些学生多是选择去农村、去边疆、去基层单位;如有的大学生选择了地质勘探队,风餐露宿、翻山越岭地为祖国寻找宝藏;有的大学生志愿为边疆建设奉献青春,积极报名援藏;有的大学生毕业后不留城市回农村,立志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这些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他们认为把自我与社会、他人的需要联系起来,才有个人价值的实现,才能战胜自我,寻求到真正的幸福。尽管目前他们在大学生中仍然只占少数,但他们才是时代的骄傲。
第二,实现专业理想
经历了“四年寒窗”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希望能够运用上自己的专业知识。即使“专业对口”的择业指导思想已经打破,仍然有一些在学习上比较拔尖的高材生,常常把专业对口作为择业的标准。当一些学生随着市场经济的潮流,涌向金融、外贸等单位时,他们不为所动。他们目标明确,追求执着,把实现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作为人生的最大乐趣,把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看成是“自我实现”的主要途径。
第三,追求舒适安定
将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满足作为择业的主要目标。以工作任务轻松,工作稳定,环境舒适作为择业的首要考虑,比较注重物质利益。目前,持这种择业取向的学生为数不少。在这些学生看来,利用自己的知识,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得舒适的生活,这就是社会对自我价值的承认,职业无非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第四,追随大流行情
有些大学生没有自己明确的择业目标,只是盲目地跟随大流。这些人比较幼稚,如同当时奉父母之命来大学读书,在择业时依旧没能摆脱依赖别人的倾向,面对自主选择,反而无所适从。自己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缺乏思想准备,往往跟随同学,缺少主见。也有的学生是因为在择业的过程中屡次受挫,丧失了信心,只求能落实一个工作单位就心满意足了。
2.1.2主体意识增强
在“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下,大学生已不再是被动等待用人单位前来挑选,而是强调主动出击,寻求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单位,他们在职业选择中也更加注重追求自我发展,满足自我需求,追求自我价值。体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
第一,学习“自我推销”
大学生手持自荐材料,到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去联系就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一方面固然是由于择业机制改变传递给大学生的压力和危机感,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择业主体意识增强。为了寻找到理想的职业,大学生主动地学习“自我包装”,“自我推销”的技巧,将千姿百态的自荐信纷纷寄往用人单位,并不厌其烦地登门参加面试。有的学生已经联系好了几个单位,但听到有自己意想中单位的招聘信息,还是不肯错过一次机会。
第二,体现个人意愿
大学生在择业时十分重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性格特点,有时甚至超过了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关心,不少学生把择业看成是第二次专业的选择。某重点高校对研究生作的问卷调查反映,只有20.2%的人把“专业对口”作为考虑毕业取向的先决条件。研究生尚且如此,何况是本科生。有些学生为了使职业性质符合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对工作单位的其他条件可以降低要求。
第三,着眼自身发展
许多学生在选择单位时,把自己就业后的发展机会看得很重要,如自己有没有进修深造的机会,能不能独立负责,是不是可以丰富自己的职业经历。
大学生择业中的主体意识的增强,是一种择业的积极姿态,但能不能把个人的需求融入社会的需求,将是问题的关键。
2.1.3功利意识明显
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必然会回应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学生的择业活动中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
第一,重视物质利益
大学生在择业中关心得最多的问题是工资的高低和待遇的好坏。涌向效益好的单位,寻找收入高的工作形成一种时尚。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报酬高,不管工作性质如何,职业声望怎样,都可以接受。
择业中重视物质利益的取向还表现在向往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上海一所重点高校,对来自内地和农村的学生进行的随机调查数据反映,毕业后择业意向选择沿海城市的人数占90.7%,选择家乡中小城镇的占7;4%,而愿意回农村老家的只有1.9%。尽管选择大城市的学生有希望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理由;但主要的吸引力是大城市的物质生活水平较高。
第二,采取短期行为
有些大学生在择业中采取利用“跳板”过渡的手段,把第一次职业选择作为积蓄能量、向最终目标逼近的临时落脚点。有些学生直言不讳,只要有更符合自己意愿的单位聘用,随时准备“跳槽”。因此,大部分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时,对规定服务期的长短十分敏感。在被问到“服务期还未满,另有单位以优厚的待遇聘用你,你抱什么态度时”,91.3%的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子“跳槽”,其中有27.2%的学生表示,宁愿付违约金,也要调单位;由此可见,“选择单位,服务终身”的观念已经非常淡薄。
2.2 大学生择业取向中的价值观
职业是社会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的统一体,也是人们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社会地位的综合反映。因此, 职业选择作为人生选择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择业取向强烈地表现出人们对未来职业和生活的构想、规划和需求,反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评价和选择,总是以一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观念作为评价标准的。在学生择业活动纷繁变幻的各种现象的背后,总是有着一种价值观的支配。了解价值观问题,是对择业取向的本质的把握,有利于大学生在择业活动中建立正确的标准。
2.1.1 价值主体定位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价值判断和反映,并规定自己所取的态度和行为。因此,价值观的主体定位就决定了价值观表现的主要特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特征就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在对事物作价值判断时可以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来衡量,即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同富裕”体现了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原则。大学生要自觉地把自身融合到人民群众中去,才能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而指导自己在择业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2.2.2 人生价值目标
择业取向体现了人生价值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可以分成高尚的、庸俗的和势利的等几类。有的人从个人私欲出发,把获得金钱、权势作为人生的追求,或是将轻轻松松的工作、舒舒服服的生活作为人生目标。这种人生价值目标是平庸、消极的,甚至是低劣的。也有的人愿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精力奉献给人民,决心为他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奋斗终身,这种人生价值目标才是高尚的。它之所以高尚,是因为这种人生价值目标为社会带来利益,对人类发展起促进作用。许多被人们广为称颂的历史伟人和时代楷模都是持这类人生价值目标的杰出代表。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谈》中说:“我觉得,尽心竭力地为祖国服务,乃是每一个人不可不尽的义务,谁若没有这种想法,便与他家里的牲口没有什么区别了”。社会主义时代的大学生,应该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幸福作出最大的贡献。
2.2.3 价值实现模式
价值实现模式,是指为了达到价值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和手段。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中,因为价值目标的不同,在实现目标的行为方式与手段上有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个人的价值实现模式是受其价值观指导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因而在判断和处理同一问题,选择行为方式时,所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各异。有的人追求远大目标,处事从长计议;有的人追求眼前利益,做事急功近利;有的人顾全大局,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有的人计较个人得失,不惜损人利已;有的人实事求是,严谨踏实;有的人投机取巧,爱钻空子;有的人敢于负责,敢于创造;有的人因循守旧,谨小慎微。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并非人人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每个人的价值实现模式并非都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大学生择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重功利倾向,就包含了一些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左的东西。
我们在看待这些问题时,不能只从个人喜好、习惯或环境因素方面考虑,而要看到其实质,即价值实现模式受其价值观的指导。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活动中要有正确的价值实现模式,还必须从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入手。
2.2.4 客观价值评价
价值与评价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价值是依赖于评价而存在,人的价值观是在评价的过程中得到显现和整合的。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同样离不开价值评价的作用和影响。价值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两大类,而自我评价所采用的自我反省、自我体验的手段,需要对照社会评价提供的行为规范标准,受到社会评价的影响和约束。
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表现出青年人感性激情多于理性思考的特点,同时具有较为强烈的以我为主的任意性。这种自我标准评价使大学生的自我需要与社会规范产生隔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确的选择。事实上,社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评价是建立在较为客观的基础上的,尽管社会评价采取的视角不同或强调的方面有所区别,但总体上是客观的、符合事实的。因此,大学生要倾听社会对他们的价值评价,引起对自我价值观的省视和思考,接纳正确的评价和意见,明确价值追求的方向。
2.3 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理性调整
处在世纪之交的当代大学生要在择业价值取向上作出正确的选择,在服从国家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坚决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辜负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和殷切期望。大学生必须在择业活动中,自觉进行价值观念的理性调整,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问题。
2.3.1 追求个人与社会的结合
当代大学生在择业的价值取向上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个人利益和社会价值之间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但人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只有在人与社会、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中才能确定人的价值。由于个人的行为是置身与社会之中的,因而个人的自我价值归根到底是个人的社会价值的一种个性体现,不存在游离于社会价值之外的自我价值。只有具有社会价值的人,才会具有崇高的自我价值。如果一个人不讲为社会作贡献,只追求个人的利益,只追求自身需要的满足,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完全对立起来,是不可能实现自我价值的。
所以,大学生在择业时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立自己的志向和职业,使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达到统一。其实,社会需求越强的地方,越是个人的知识和才能得以充分展现的地方。当个人的意愿和社会的需求不能两全时,要能够识大体,顾大 局,不拘泥于个人的得失,不强调一时的困难,要把个人的前途和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一个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大学生应有的胸怀。
2.3.2 把握精神与物质的关系
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正确地把握精神追求和物质利益追求的关系。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讲究效益,有些学生就把效益等同于经济利益,于是以工资高低、收入多少作为择业的唯一标准。物质利益当然十分重要,职业作为维持生计的手段,缺少物质利益将影响到生存的条件,一概地排斥物质利益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但是,物质利益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应当成为人们的全部追求。在物质利益之上还有更高尚的东西,这就是精神。“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对精神的追求,是人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大学生只有把握好精神追求和物质利益追求的主次关系,才能摆脱在择业过程中的困惑。人在职业活动中的精神追求,就是为社会作贡献的职业思想和献身事业的精神境界。有了精神追求,我们就会目光远大,就会以事业为重,不会斤斤计较物质利益的差异。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能创造出社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
2.3.3 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大学生在择业时应当有自己的理想,通过未来的职业活动来实现理想。同时必须认识到,自己的理想要源于现实、源于社会的实际需求。许多学生在目前的择业活动中已经放弃了“专业对口”的传统想法,这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形势的需要。但是,不死守“专业对口”的择业模式,并不等于不要职业理想。大学生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远大的理想。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理想必须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不能盲目地只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确立的目标脱离实际,这样也就容易在择业中遭受挫折。在今后社会发展中将产生大量新的职业,面对这种职业发展的趋势,大学生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理想。需要指出,大学生中存在着眼高手低的现象,表现在对自己的评价高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在择业的过程中,则表现为对单位的要求过高,而对自己却没有相应的要求。这种情况不改变,将进一步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不利的评价,增加大学生择业的难度。
2.3.4 促进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大学生在择业活动中反映出的一个特点是认识和行为之间存在差距,他们在认识上赞同青年大学生应当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要为社会作贡献。大多数人非常敬佩那些以国家利益和事业为重,选择一些目前工作条件较差,但又急需青年人才来创造和发展的单位的做法。但是,当这样的选择放在自己面前,他们中的很多人却不会去效仿。可见这些大学生的价值判断是正确的,实际行动却偏离了认知,他们希望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自己却又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从正确认知到高尚行为的转化是一个思想道德修养的深化、人生境界升华的过程。大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犯知行脱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毛病。大学生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转变,在未来的新世纪中成为理想职业的成功实践者。
3.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3.1 未来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前景更加广阔,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及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充分了解社会,把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大学生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站稳脚跟。
3.1.1 社会就业环境的拓展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的经济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的运行机制及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质的转变,就业空间也太太拓展。
首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大学生择业的客观环境。表现在其一,企业注重按需招聘毕业生。企业有了自主权后,可以通过人才市场直接和本人见面,选择需要的人才。其二,接收毕业生的主动性加强。双向选择,使企业也面对竞争,稍加迟疑就有可能人才丧失。因此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也更加积极主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大学生。其三,注重人才的合理使用。在用人机制上也注重提高效率,单位通过竞争得到人才,用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合理的报酬留住人才。
其次,多种所有制并存,根本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表现为:其一,多种所有制并存拓展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非公有制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壮大,使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新的空间。其二,加速就业的市场化。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都有通过市场选择人才的经验,因此企业的用人制度加速了就业的市场化。
最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就业的新机遇。银行保险业、商贸行业以及以往根本不存在的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第三产业,不仅给大学生创造于新的就业机会,而且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就业热点。
3.1.2 未来职业的特征
随着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世纪的到来,传统的职业面临巨大挑战。许多专家学者都纷纷预测新世纪的择业热点。他们预测未来世纪的职业大致有以下三个特征:其一,第三产业将成为职业主流,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总是强调第、和第二产业,但到子本世纪初,这一观念受到了严重挑战,第三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据预测美国今后每增加10个就业机会,就有9个集中在第三产业领域。在上海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第三产业从业者占全部从业者的比例达31%,预计到本世纪初将达到50%左右。其二,未来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传统职业让位于现代职业。高薪职业,即那些需要通过一定的知识、技术、信息、依靠脑力劳动才能胜任的“智慧职业”占主流。职业的社会智能不断增强,成为其发展的主要标准之一。其三,未来职业将呈现热点多元化趋势。热门职业衡量标准多元化,收入水平、工作环境、职业声望、个人爱好、发展前景统筹考虑。同时热点增多,交通、邮电、金融保险、旅游、咨询服务、文化事业、公务员等领域的职业将成为人们向往的热点。热点职业的更新率不断加快。
3.1.3 未来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全面
第一,必须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崇高的思想品德。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必须要有政治敏锐性,能够把握社会发展的潮流,顺应时代的需求。把国家、社会的需要作为择业之本,正确处理好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树立现代的效益观,心胸坦荡地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社会效益为先。
第二,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有科学地组织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使机构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要有长远决策工作发展、规划的能力,有随条件变化而变更的应变能力;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调动群体共同完成工作。
第三,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敏捷的思维。一个未来职业者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同时,在运用时要求灵活、机智、敏捷。要有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不断更新知识的意识。
第四,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竞争督促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同时也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未来社会竞争更趋激烈,一名优秀的人才,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战胜他人和自己,适应时代发展
3.2 自我择业素质的把握
3.2.1 端正择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
首先要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面对竞争要表现出不卑不亢、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己要充满信心。要坚信,当你置身一个竞争环境,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必须坚信自己的能力。“金无足金,人无完人”,在择业时要全面了解社会与个人,确立切实的求职目标。无论做什么事情要统领全局,知己知彼,如果心中无全局,单凭主观意愿行事,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择业前,必须对国家形势、就业政策、人才、市场供需充分了解。尽可能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率。同时还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对自己的德、智、体、能、兴趣、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真正确切地了解、评价自己,从而确立切实的求职目标,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坐标,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出奇制胜”,免遭苦恼。
3.2.2 更新价值观念,明确工作志向。
就业不仅是生存的需求,更是人们充分发展自己体力、脑力,为社会施展自己才华,为社会发展而承担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职责的机会。在就业问题上存在着个人主观愿望和社会客观条件是否相符的矛盾。甚至出现了轻理想重实惠,轻奉献讲索取,不顾长远顾眼前的现象。在择业倾向上过于功利,贪图安逸,讲究实惠,在确定职业志向时,期望值过高,片面追求“高层次”。事实上改革开放使人们的各种观念在社会变革中重新组合,改革实践已为大学生展示了空前广阔的成才领域,展示了多元化的价值追求目标。而只有到愿望和社会客观条件相吻合时,大学生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为社会服务。
3.2.3 全面提高素质,增强适应性。
大学生首先必须明白,大学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一辈子享用不尽。大学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唯此,到了工作岗位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要,从而确定新的奋斗目标。其次要明白,由于科学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改进对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知识广博型的通才,必须充分重视提高自己各种实际能力。加强平时学习,拓宽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纵横交叉、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3.3 择业自我准备
“双向选择’’的择业方式,给大学生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它使大学生摆脱了个性和特长受到束缚的烦恼,也使大学生承担了因介入竞争而受到的压力,为了使自己在“双向选择”的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对每一个行将参加择业活动的学生而言,必须针对自己的情况,认真地从各方面做好准备,迎接挑战,争取成功。
3.3.1 个性心理准备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是指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个性与择业关系密切。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个性充分了解,做好准备。
第一,气质与择业。在求职时必须正确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社会上各种职业都要求有相应的某些气质特点,如果某人此方面表现较弱,就会依靠其他气质特点来加以弥补。有些属于粘液质的人具有注意力的稳定性,缺乏转移注意力的灵活性,但实际工作中往往能用注意力的稳定性补偿灵活性不足而认真工作,适应工作。所以不同气质的人可以干好同一样工作,关键在于工作态度和责任性。最后,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气质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可以发生变化。实验表明,一个在校表现胆怯、孤僻的人,通过训练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勇于承担重任,就可以表现出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学会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气质,限制气质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使自己成为具有优秀心理品质的人。
第二,性格与择业。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首先要分析自己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通过测量、分析,有利于克服消极的性格品质。其次,要考虑职业的要求,要适应这一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要求的性格特征如: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有热心、负责、正直、谦虚、以身作则等品质。最后,职业活动也将影响人的性格,职业性格是人参与职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职业性格一旦形成,往往较难改变。所以一方面,大学生要参考自己的性格特点寻求职业,另一方面,在职业活动要注意培养好的职业性格,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
3.3.2 兴趣与择业选择
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可不考虑自己的兴趣。一个人对某事有兴趣,符合其心理内在的需求,则可以激发起他对该事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促使他努力工作,逐渐培养出对该事的创造性行为。在这过程中兴趣这一内在驱动力,充分调动整个身心积极性,使智能体能进入最佳兴趣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控制人的智能,使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兴趣又可以增强人的适应性。人们参加某一工作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工作条件和环境也很难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兴趣是人们克服困难的重要动力源。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的80%左右,并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
兴趣还能帮助人成才。兴趣是一种人的内在倾向,是人的一种感受倾向、认知倾向、行为倾向,是人的重要引导因素。由于兴趣中包含着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特征和才能倾向,可以这样说,谁找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他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3.3.3 知识和职业选择
第一,合理的知识结构准备
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有二种模式:
其一,宝塔型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强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宽厚扎实,专业知识的精深,容易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有利于迅速接通学科前沿。
其二,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它的特点是强调知识广度与深度的统一,以自己专业知识为“中心点”,与其他相通的作用较大的知识作为网络的“扭结”相互联结,形成一个适应性较大的,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活动运用的知识网。随着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这种知识结构的人才越来越受社会的重视。
现代社会职业对求职者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要合理配置企业的人才资源。因此对知识结构的多样性要求越来越高,对知识结构的实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大学生必须根据社会需求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二,有效的实践能力的准备
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往往欠缺各类职业所需的应用能力。知识不等同于能力,所以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能力:
首先,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就是对未来实现目标的决断和选择的能力。良好的决策能力可以对现实目标和手段做出最佳选择。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选择何种职业,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对自己决策能力的检验。因此,平时就要注意从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养成多谋善断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
其次,创造能力。创造能力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所具有的发明创造能力。只有那些思维敏锐和有创新精神的,在解决问题中发挥其创造才能,以新颖的创造去解决问题的人,才称得上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能力,必须做到要有远大的奋斗目标,有敏锐的创新精神,有实现目的坚定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再次,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当代社会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通过交往,可以使自己的设想和创造得到实践的检验和认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基本途径。而提高自己的交往技巧能使别人更准确、完善地接受你的正确思想。
最后,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尽管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将来都从事组织管理工作,但每个人将会在工作中程度不同地运用组织管理能力。现代社会表明,组织管理能力不仅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可或缺,因为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每项工作都需要个体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集体去完成。如果没有组织协调能力,一个人在现代社会将寸步难行。
3.3.4 择业技巧
一般来说,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人际沟通不外乎以下几种模式:信函自荐、登门拜访、参加面试、笔试等。无论那种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良好礼仪。礼仪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古人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的是人们只有懂礼,才能有道德、知廉耻,才能具有完全人格。
信函自荐是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最主要的手段,在信函自荐时要注意求职信的格式、内容,要言之有理、言之有信,要充分体现对用人单位的尊重。
面试是用人单位招聘时的最重要的一种考核方式。通过面试,用人单位能更多地了解求职者的信息和资料,考察职业者的业务能力,同时可以面对面地观察求职者的仪态,判断求职者是否符合单位的条件。对求职者而言,面试也是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知识、能力、性格、特点的机会。因此,面试时,求职者要注意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注意礼节,面带微笑,仔细倾听,使用正确的体态语言,落落大方,彬彬有礼,以取得用人单位的好感。
笔试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进行选拔的第一步,要字迹清楚,卷面工整,给人以认真严谨的感觉。
第二,保持自信。自信是一种精神的优势,它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在自荐信中,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使用人单位坚信,选择你是最恰当的;在面试中,要表现得沉着自然,不过分紧张、做作,这是充满自信的主要标志。不懂的问题不要装懂,要坦率地说明情况。
第三,不卑不亢。要充分认识到求职过程是聘用双方建立在自信、互利基础上的活动。求职者在为自己谋求职业;用人单位是在为自己求得人才。当达到一致,表明双方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不能达到一致,双方还可有其他选择。因此,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正确定位,不卑不亢,从容应答,认真抉择。
第四,信息收集。掌握社会需求信息是制定择业计划的首要前提。瞬息万变的今天,离不开信息的媒介作用。信息是时间、机遇和事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信息汇集越多,可供择业的范围就越大,选择理想工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就业信息既包括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也包括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但对信息必须进行筛选,毕业生必须对自己作出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自我评价。不但要清楚自己想干什么,更要清楚自己的个性特点,基本素质和知识、技巧。充分了解用人单位情况。
职业生涯设计原则
1.关于职业生涯设计原则的“三定”说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专家提出一个“三定”原则,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有所启示。
首先要“定向”。通常情况下,职业方向由本人所学的专业确定。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毕业后,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所学的专业来选择工作,有的甚至与原专业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认真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有时为了就业,甚至要强制自己去“适合”并不喜欢的岗位,只要这种职业是社会紧缺的、急需的或有发展前景的。有些学子在学校里读了双学位,拿了几种职业等级证书,就业时就比别人多了几个机会,显得高人一筹。
二是“定点”。所谓“定点”就是定职业发展的地点。俗话说“人各有志”嘛,但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不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感情用事。如果一开始就选准方向,就可以在一个地方,围绕一个职业长期稳定发展,对自己的资历和经验都会有助益和长进。时间加努力,有望成为某一领域的资深人士,岂不更为有利。频繁更换地点,对职业生涯成长肯定弊多利少。
三是“定位”。择业前要对自己水平、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做出较准确的定位。不要过分在意公司的名气,薪资的高低。只要这家公司、这项专业岗位适合我,是我所向往和追求的,就应该去试一试,争取被录用。确立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循序渐进,谋求发展的思想理念。可能对你的一生都会有好处。
哲学角度来看,“三定”实际上就是解决职业生涯设计中“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三个问题解决好了,职业生涯发展就会比较顺利。
2.哈佛校长的职业生涯行动法则
法则一: 成功择业的心态法则
心态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德雷科•鲍克指出,许多人在选择职业,成就事业时,都会存在“小毛驴的犹豫”:一头小毛驴,在干枯的茫茫草原上好不容易找到了两堆草,但是不知道吃哪一堆更好,一再迟疑反复,下不了决心,结果在无限的选择中活活饿死了。这就告戒我们:绝对美好的事物、理想的选择是没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中要抓住时机,绝不可以左顾右盼而坐失良机。
心态2.脚踏实地,执著追求。择业者普遍存在的又一种现象: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他们在“庙”里敲钟极不认真,总惦记着外出化缘的自由;外出化缘时又吊儿郎当,渴望庙里的清净生活。干什么工作,都需要面对现实,抓住时机,一步一个脚印。
心态3.有自知之明。求职者往往在择业时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虽然踌躇满志且满腹经纶,到头来却两手空空,一事无成。因此,求职者在择业时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在择业前,应把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际结合起来,对照衡量后再去择业。否则就应了中国人的一句俗语:丢了“西瓜”捡“芝麻”,最终甚至连“芝麻”也捡不着。
法则二:成功择业的观念法则
观念:看重工作发展前景胜于薪水。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和前途已成为择业者关注的焦点。德雷科•鲍克认为:选择工作时,薪水不再是员工择业的首要考虑因素,位置已下降到第二、三位,取而代之的是个人发展和企业前景。
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尽管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各国有所不同,但对于求职者择业而言,受工作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正开始流行。大学生们寄希望于积累工作经验以后,能获得较好的市场附加值,从而找到理想的单位。
观念:追求热门不如看好潜力。尽管IT业等行业很吸引人,但这些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更新快,从业者并不轻松。于是,许多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医药、环保、保险等潜力行业,既抢了一个商业先机,又获得职业的“升值”潜能。
观念:托亲戚不如凭实力。以往找工作时,亲戚朋友是一个有力的支持,有没有社会关系背景意味着很多不同。但现在,随着越来越多跨国公司的涌入,以及本国企业的重组改革,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已演化为“能否胜任工作”。而那些通过关系进入用人单位的,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同样会被淘汰。
3.职业生涯设计的经济学准则
职业生涯设计作为人生的总体规划,要遵循特定的准则,体现其本身的特点。人生之旅只发行单程车票,如果你闭门造车,很可能从此阴云密布,坎坎坷坷。相反,如果你遵循职业设计的基本规则,运筹帷幄,相信从此便会风和日丽,道路坦荡,你也将由此走向辉煌。
准则一:择己所爱 当贝利哽咽着宣布从此退出足坛时,场上场下涕泪滂沱。是什么造就了贝利,造就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球王?显然,数十年的刻苦训练,坚毅的品格,非凡的天赋都是贝利成为巨星的原因。但最不可或缺的却不是这些。
贝利说:“我热爱足球,足球是我的生命!” 执迷不悔的爱恋是推动贝利踢球的原动力,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兴趣引导下,贝利步入绿茵场,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年轻时,贝利当运动员;退役后,他作教练,当评论员。贝利以足球为生,足球事业是贝利终生的职业。也正是足球给贝利的一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无尚的荣誉和无尽的财富。
从事一项你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也会从此将变得妙趣横生。
你在设计职业生涯时,务必注意:考虑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准则二:择己所长。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技能,具备一定的条件。职业不同,对技能的要求也不一样。任何一种技能都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后才被劳动者所掌握的,而每个人的一生都很短暂,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一生中掌握所有的技能。
国际贸易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比较优势原理,即,社会总产品最大,各单位分工,选择相对生产能力最强的产品,获得最大益。比较优势原理同样适用于职业生涯设计。当你长处较多时,不妨观察一下周围人群,研究一下别人的短,如果你的长处也正是别人的长处,不妨放弃这选择,尽量寻找一个你非常拿手,而别人却感到棘手的职业,这种选择往往让你平步青云。因为在这一域内,很少有人能和你竞争,只有你一枝独秀。
准则三:择己所利 。职业对你而言,依然是一种谋生手段,是谋取人生幸福的途径。你通过职业劳动,在谋取个人福利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创造了社会财富。
你择业时,首先考虑的将是自己的预期收益,这种预期收益要求你实现最大化的幸福,也就是使收益最大化。马斯洛将这种需求按先后次序排列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自尊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个人预期收益在于使这些由低到高的基本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而衡量其满足程度的指标表现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涯稳定感与挑战性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每个人都会尽可能满足其所有的需求。
每个人都渴望幸福,期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你通过在职业领域内的奋斗造福社会,社会则赐给你由收入、地位、自我实现等等调制而成、贴上幸福标签的美酒。只不过有人喜欢甘甜,有人偏爱干烈,众口不一罢了。明智的人大都会在迎合与蔑视间有效地协调,以利益最大化原则权衡利弊,从一个社会人的函数中找到一个最大值。这就是你在选择职业生涯中的收益最大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