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论是人才想找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好企业,还是企业要找一个能为自己创造效益的人才都很不容易。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到网上求职和招聘。上网求职者并非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事实上,求职者的身份五花八门,包括管理、销售、行销、金融和会计等各类专业人才。尽管上网求职的人数越来越多,但仍有为数不少的人在网上求职的过程中犯着不同程度的错误:
一、被动求职
现在很多大学生是被动求职,从网上下载简历或者修改同学的简历后,然后就用来求职。建议一定要主动出击,不是岗位求你,而是你在求岗位。不是主动参加招聘会投简历介绍自己就是主动出击,要根据个人专业情况先锁定行业、地区,然后再找当地的企业,看什么是对口岗位、什么是交叉岗位,个人条件和企业岗位需求要基本匹配。比如,汽车专业学生要先选定汽车行业,然后选择武汉,然后从武汉的一二十家企业中进行分析,了解企业的文化、核心价值观、企业的行业地位、何时何地在招人,然后写出有针对性的简历,让企业知道你是有心人,有经验的招聘官一眼就能看出来。
二、简历中易范的错误
简历往往是求职者能否找到理想工作最重要的因素。而求职者的简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简历中的工作经验与招聘岗位要求明显不符
有的简历呈现出来的工作经验与应聘岗位差异太大,也是瞬间被DEL的对象。如企业招聘软件开发人员,求职简历里却呈现出做销售或客户开发的工作经历。有HR曾经收到过同时应聘三个岗位的简历,基本得出这样的结论:什么都能干的人,可能什么都干不好。因为这样的简历没有突出任何方面的技能或专长,自己对自身的发展不清楚,如无头的苍蝇乱撞,这样的人企业不会感兴趣的。对于有工作经验的人,出现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的。
2.简历出现错误或时间顺序混乱情形。
简历好比求职者的“脸面”,如果出现错字、时间顺序混乱或内容错误等情况,无疑会让人觉得连自己“脸面”都收拾不好的人,工作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简历填写完毕,作为求职者要反复查阅,核对无误。
3.简历内容简单,凸现不了招聘岗位需要的内容
有的简历只是程序化地列出接受教育、参加工作的时间段,对涉及到的实质内容则轻描淡写,让人无法了解其干过哪些工作,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经验、技能,这样的简历呈现出来的信息很有限,不会引起招聘人员的注意。除非,应聘的人员实在少,招聘人员会耐着性子,打电话具体询问一些情况或要求其详细填写应聘表,但是对于急于得到工作的求职者,还是自己主动充实简历为好,毕竟守株待兔的好事概率太低。
4.简历呈现出“频繁跳槽”的经历
用人单位普遍不喜欢“频繁跳槽”者,往往因其频繁更换工作,而将其拒之门外,除非你本人所拥有的技能市场替代性很小。当然,求职者如隐瞒“频繁跳槽”经历,造成简历不真实,则更是弄巧成拙。
有时,招聘岗位非常急缺,可能先发求职简历的人就先被HR录用了,后面发简历的人既使知识、经验、技能更高一筹,也可能失去了机会,所以,时机也很重要;有时,HR招聘人员看到求职者在该企业的竞争对手企业工作过,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可能优先安排面试。总之,不可预见的主观因素有时也是影响求职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
三、网上求职心态
1.漫不经心地四处张贴简历;不管岗位是否适合自己,海投简历,觉得机会更大。
2.把简历贴在附件里,这样虽然简便,然而由于计算机病毒的流行,老板们最不愿意打开的就是电子邮件的附件。相反,他们希望你能把简历直接贴到信的正文或是申请表的后面;
3.冗长的电子邮件的求职信;
4.在网上迷路。在求职前应确定具体目标,比如说工作职位、工作地点以及报酬多少等等,然后据此排列符合条件的公司;
5.同时在一家公司应征数个职位。或者给同一家公司重复发送简历。
6.随意在简历上列出证明人;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证明人对招聘时遇到困难的老板来说,是个可利用的资源。不要轻易提供证明人的姓名,当确定公司已经将你列入考虑人选,并明确提出要求时,再提供证明人的姓名。
7.只寄希望于网上求职。千万别把网上求职作为唯一选择。在利用网络求职的同时,更要充分利用传统的求职方式,把精力放在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上。
四、网申过程中易犯的错误
1、为了及时提交申请,打开网页直接申请。建议申请前,应该做好充分准备。比如,看看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所强调的方方面面,这样在回答开放题时就会投其所好,不致白忙一场。
2、觉得细节并不重要,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提醒千万少犯低级错误,注意拼写、语法等细节问题。一般大公司都比较注重专业精神,像平时写email一样的“个性”风格往往不易被接受。“网申”虽不见面,却也别因手指的失误,失去了宝贵的印象分。
3、感觉网申太麻烦,填了一半就放弃了。网申过程一般情况下需要很长时间,有的甚至三四个小时,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放弃,不认真填写网申的唯一结果就是被刷下来。在现在的求职过程中,淘汰率最高的当属网申!
4、随心所欲,想怎么填就怎么填。一般都是填写中英文两份简历,但是在填写过程中务必将中英文对应起来。
五、攀比心理
同学之间很容易相互攀比,当自己找到的工作薪水、工作地点和环境比同学差就自卑起来,认为自己不如同学有能力,有时甚至拖着不签约,一次次的错失就业良机。其实这比找不到工作还要可怕。建议求职者不要盲目攀比,每个人从小的成长环境、个人家庭状况、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特质都是不一样的,最张的求职结果当然也会有所不同,何必在意一时的落差呢,找准自己的定位,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就才是最重要的。
各位朋友别忘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功。一定选择正确的方法去实施找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