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晚上和几个朋友在外面浪到接近凌晨才往家赶。第一反应是“没公交了,叫个滴滴吧”。
打开APP,呼叫快车...
看到手机上显示的“前面等待人数8人,需要时长20分钟...”,当即觉得有些怪异。脑海里闪过的是“滴滴现在变成打车高峰期了?是周五也没高峰到如此程度吧?以前是快车一下,一分钟接驾呀...”
同行的朋友提示道“滴滴自从整改后,夜间行驶车辆变少了...”
等了近半个小时,才看到接单的师傅从距我4.8公里的地方赶过来...
上车后,和司机闲聊了几句,才得知一些事情:
想要取得滴滴夜间行车的资格,司机需要:
1、接单超过1000单;
2、乘客给予司机的综合评分》88分(大致记得是88分...);
3、司机需要通过相关APP考试,通过所谓的“夜间行车考试”。
听完后,Sara还是觉得挺棒的~
如果我们想当喷子,肯定会说“即使滴滴做到了现在这样子,会降低乘车风险,但是不能百分百杜绝呀,差评...”
但,真如此钻牛角尖的去想一个事情,我想,我们喝水都要担心了,万一一个不小心,被呛的那啥了...你说咋办?
其实,Sara上次夜间乘车,就添加了紧急联系人。一旦我上车,系统会推送给我的紧急联系人短信,及时告知我的行踪。我觉得这个服务的增加,大大的增加了安全系数:
互联网下,会衍生出更多便捷的生活方式。从我们的移动支付,到滴滴打车,再到其他的...这一系列新事物的诞生,当然也势必会伴随着风险的出现。此刻,于Sara而已,可能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风控,做到既便利于生活,又将风险控制...
Sara这种下班就宅家里,非特殊状态只坐公交的人,偶尔打车一次,都感觉到一些不便。对那些需求较多的朋友来说,可想而知,这时候滴滴的整改而带来的不便利性...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这两面性的夹缝中,我们找到了最优解,也就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