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毕业生数量的激增,一方面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岗位较往年减少,在这种背景下,大学毕业生该如何就业?本期“两会网聊”邀请了市人大代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副院长、九三学社温州市委会委员周加峰和市政协委员、温州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吴丽慧,一起和广大网友探讨大学生就业的话题。
需调整心态
网友“乐乐”: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很多中小企业步履艰难,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是不是雪上加霜?
吴丽慧委员说:根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只有35.6%,与之前力争的七成就业率有明显差距。
周加峰代表引用数据说:2009年全国毕业生有611万,净增61万,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企业减产停产,就业压力猛增。
网友“on the way”:面对狭窄的就业空间,毕业生是否更应调整心态?
吴丽慧委员就医学院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出建议:很多大学生偏好留在大城市,而真正需要人才的是农村乡镇。目前,县级以下医院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而省、市级医院相对饱和。
对当前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周加峰代表发表了意见:这个现象反映了大学生降低要求,心态上的调整,不求收入但求锻炼。
要找准定位
网友“WZU”:应届生往往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竞争力在哪?缺点又在哪?
周加峰代表认为:应届生比往届生容易找到工作,可能因为用人单位认为往届生可能是被淘汰下来的,不管在能力还是心态上比不上应届生。吴丽慧委员说,应届生和往届生的优劣势,关键在于往届生毕业后做了什么,有没有得到提高自身的经验,单从身份看很难回答哪个更有优势。
工作经验往往是应届生找工作的硬伤,对此,周加峰代表说:从企业来讲,肯定倾向于招进来马上就用,能直接创造财富的人才,但从长远角度看,企业招人,究竟是选“布料”还是“衣服”需要辩证看待。有时用人单位招聘,身份不是最重要的,人才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才是制胜因素。
先就业再创业
网友“迷惑者”:就业、择业、创业,一直是困扰毕业生找工作的一大难题,该怎样选择?
吴丽慧委员说:当前大学生就业应该淡化专业,冷静分析自己的定位,先就业,努力去适应岗位,通过锻炼再做打算。周加峰代表也认同这一看法。
创业是部分大学生走上社会的选择,但从历年的大学生创业成活率来看,这条路不是很好走。周加峰代表说:我们鼓励有能力有家庭条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不是想创就创。吴丽慧委员表示:大学生创业是非常好的现象,应该扶持,但要具备一些条件,如创业意识、建立团队和深思熟虑的方案,必须要头脑冷静,准备接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