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晓波,企业家、财经作家
视频制作-解说:柴知道
全文整理:孔生
全文共 1793 字 6 图,阅读需要 5 分钟
———— / BEGIN / ————
腾讯这家公司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需要被介绍了,我们对它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但是越是熟悉我们也越是好奇,“腾讯”到底是什么?
从1998年深圳的一个小办公室,几个同学搭起的“草台班子”,到今天的互联网巨无霸,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如果我们抛开固有认知 揭掉标签 重新认识这个企业,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发……..
吴晓波受马化腾的委托,用5年时间深入调差访谈,写了这样一本《腾讯传》就为我们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通过三个腾讯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来揭开这幅画卷的小小一角。
一、1994年世纪尾巴的浪潮前夜,腾讯成立4年前
1994年毕业以后成了一名软件工程师的马化腾,被一个叫做“惠多网”的,由爱好者们自行搭建的通信网络吸引了。他把自己做软件赚来的5W块钱花掉,买了8台电脑,自己建立了一个惠多网站点,《马站》。帮助当时全国只有100多人的“惠多网”网友收发信包。此后一年,越来越多的“惠多网”站点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北京的站长名叫雷军,珠海的站长名叫求伯君,福州站站长名叫王峻涛,哦 还有一位马化腾的网友,一个宁波的电信局工程师,虽然没有成为站长,但也在帮助惠多网网友交换信包,他的名字叫丁磊。
这个时候,这些沉迷于技术乐趣的年轻人还没有意识到,等待着他们的是一个怎样的伟大时代。
二、1999年意外资本的绝地救援,腾讯成立1年后
199年底刚刚创办1年的腾讯,就把注册用户数做到了100万,但空有用户,没有商业模式的日子并不好过,腾讯的账上只剩下1万块钱的现金了。马化腾开价300万元想把公司卖掉,但处处碰壁。“买家”们的态度很相似,不理解腾讯这些无形资产的价值,甚至还用腾讯的电脑 桌椅的数量来给腾讯估价,这让马化腾非常沮丧。绝望中的腾讯终于辗转找到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面对投资人的问题,你怎么看你们公司的未来。
马化腾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个东西大家喜欢,但不知道向谁收钱。
最终,这家名叫IDG的风险投资机构,还是冒险投资了腾讯,而那时候腾讯账上已经是弹尽粮绝,甚至已经等不及漫长的手续,而找中间人垫资450万元救急,这才让濒临倒闭的腾讯起死回生。
融资刚刚结束的2000年春天,互联网泡沫破灭卷席全球股市,也许再晚几周腾讯就彻底失去了融到钱的机会。从现在来看,如果不是IDG的冒险,如果不是恰好抓住了资本大门关闭前的一线生机,腾讯可能就像大多数公司一样,倒在了成立后的前两年里,这是腾讯最接近死亡的一次,但也是起飞的开始。
三、2011年微信:新时代的“站台票”腾讯成立12年后
2010年,一款名叫kik的,即时通讯软件在加拿大出现,并且在短短15天里获得了100万用户,一个时代的机遇似乎出现了。
国内最先做出反应的人是雷军,他在kik发布仅仅一个月后,就上线了一款即时通讯工具:“米聊”。雷军还专门派人考察了腾讯深圳总部,得知腾讯也在研发同类产品,但“给了小米三个月时间”,但是雷军千算万算没有想到,腾讯在广州有一只“边缘”的,不到10个人的邮箱团队,也在同步研发类似产品,这个产品的名字叫微信。
查看附件的人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等颠覆性的杀手级功能,席卷市场,让所有竞争对手彻底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微信以外,腾讯内部还在同时推进两个同类产品的研发,但他们在被微信PK掉之后,面临着截然相反的命运,但历史不会记住失败者,腾讯终究还是获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以上三个故事,是马化腾和腾讯经历的众多关键时刻当中的几个,这些事实的背后能让我们看到,这家公司的特殊基因。微信的故事就体现出一些腾讯的管理哲学,允许企业内不同的团队做同样的事,而这跟传统企业推崇的“资源合理配置”模式背道而驰。
这种被称为内部赛马的机制,看起来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甚至过于残酷,但是这种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在公司内部还原了真是市场经济中的丛林法则,才能真正有效地让合适的资源,分配到合适的地方。另一个可能让人感到震惊的“腾讯哲学”是,腾讯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产品,都不是来源于马化腾等人的顶层设计,而是一线员工一线决策做出的创新,然后才被顶层“发现”,并且获得流量和资本支持,这种自下而上的产品机制,在整个人类商业史上,也可以算是一朵“奇葩”。自下而上,内部竞争,今天腾讯的商业逻辑,越来越像是大自然的运行哲学。
就像马化腾所说,腾讯的历史就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进化论。这本书,让我们有机会见证一些曾影响过,你我生活的闪耀时刻,也有机会让我们借助腾讯这面镜子,更好的思考这个变革的时代。
新浪微博:@柴知道
微信公众号:柴知道
全文整理:孔生,转账请注明以上出处。
———— / END / ————